微科智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黑盒软件"体检"的技术提供商。公司致力于研发黑盒软件"体检"技术,以微计算的先进科学方法为核心,以保障软件购买者、使用者、投资者与组织开发者等多方切身利益为己任,为数字经济、通信、保险、制造、电子政务、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行业与领域提供专业高质量的软件风险分析服务。
引领智能评测新时代赋能产业升级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学智慧·拼搏精神
客户至上·卓越服务
合作共赢·共铸辉煌
通过自研的智能化评测设备和技术,实现了传统评测的智能化、自动化、平台化、高效化升级
兼具顶级人工智能科研能力+高级企业服务能力
黄翰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CCF杰出会员和IEEE高级会员,兼任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IF: 11.554)副编,大数据与智能机器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本科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秘书长、广东省财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专家组组长;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项目等共10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IEEE TCYB、IEEE TETC、IEEE TSE、IEEE TEVC、IEEE TIP、IEEE TFS和《中国科学》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代表作入选ESI;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3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长期致力于智能算法理论、应用与产业生态的研究。
刘方青博士,先后提出了基于自适应评估函数(Self-adaptive Fitness Function)的差分进化算法、基于差分进化和关系矩阵的iFogSim工具包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以及一种基于流形搜索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算法(Manifold-Inspired Search-based Algorithm, MISA)。同时项目团队在发现缺陷隐患的测试用例设计难度大的技术难题上提出了面向路径覆盖的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算法。该算法在测试用例数量有限前提下极大化路径覆盖率,平均路径覆盖率比基于搜索软件工程领域4类主流方法分别高出了18.58%、21.66%、45.02%和44.68%。在软件未知程序逻辑的缺陷检测问题的技术难题上,项目团队提出了复杂软件系统的白盒化方法,在执行化简算子后,变量(赋值未定)个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多下降67.2%,平均下降42.5%。NS算法的整体性能全球排名第一。